? 模具鋼的熱處理有哪些方法?(模具鋼鍛造溫度)
熱處理是利用加熱、保溫、冷卻等方法改變金屬內部結構,從而獲得所需的強度、韌性、耐磨性等機械性能的工藝過程。通常,模具的使用壽命及其產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熱處理的質量。因此,在模具制造中制定合理的熱處理工藝,提高熱處理技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。

模具鋼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退火、正火、淬火和回火。
1.退火
在模具制造過程中,模具零件通常被鍛造成具有一定幾何形狀的毛坯。為了進一步加工坯料,必須對其進行退火,以消除其鍛造應力和加工硬化,并為最終熱處理做準備。退火工藝是先將工件加熱到臨界點以上的某個溫度,在這個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,然后隨爐非常緩慢地冷卻工件,保證結構穩定。根據退火后對模具材料和組織性能的要求,退火工藝可分為完全退火、不完全退火和等溫退火。在實際應用中,退火常常根據其目的進行分類,如球化退火、擴散退火、去應力退火和再結晶退火。
2.正火
正火的目的是消除冷加工、鍛造或淬火產生的內應力,細化高溫過熱產生的粗大組織,提高機械性能。對于強度要求不高的零件,可采用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;碳含量小于0.45%的碳鋼可以正火代替退火;正火主要用于模具制造球化退火前的預熱處理。
3.淬火
淬火的目的是提高工件的硬度、耐磨性等機械性能。這是淬火模具制造中必不可少的熱處理工序。例如,沖頭和模具都應淬火,以提高其硬度,從而增加模具的使用壽命和耐用性。淬火法是將工件加熱到淬火溫度以上的一定溫度,保溫后放入冷卻介質(水、油或鹽溶液)中,以極快的速度(即臨界冷卻速度以上)冷卻,獲得馬氏體組織。
4.回火
回火是將淬火鋼加熱到低于A1點的溫度一段時間,然后冷卻的過程?;鼗鹩袃蓚€目的:一是改變淬火組織,以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;二是消除回火時的淬火應力和組織轉變應力。模具淬火后,應立即進行回火,以提高鋼的韌性和耐久性。冷、熱作模具的重要零件常根據工況需要進行低溫或中溫回火。將中碳鋼或中碳合金結構鋼淬火后再進行高溫回火的工藝稱為調質。調質主要用于結構件的最終熱處理和重要零件、模具的初步熱處理。